赛默飞酶标仪Varioskan Flash是一款多模式微孔板检测系统,可进行吸光度(Abs)、荧光强度(FI)、发光(Lum)、时间分辨荧光(TRF)等多种光学检测。设备集成了宽波长范围的光源、双单色仪系统、高灵敏探测器及自动化控制模块,兼容多种板型(96孔、384孔、比色皿),适合生命科学、药物筛选、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实验。
核心特点:
多模式检测:无需更换硬件即可切换检测模式。
宽波长范围:200–1000 nm连续波长选择。
自动化功能:自动切换光路、温控、振荡混匀等。
高灵敏度与稳定性:适合低浓度分析及高通量筛选。
将仪器放置在稳固、平整的实验台上,远离振动源和强光直射。
确保通风良好,环境温度建议为18–30℃,湿度不高于80%。
预留仪器后侧与墙面的空间(≥10 cm)以利散热。
使用额定电压匹配的交流电源(一般为100–240 V,50/60 Hz)。
检查电源线与接地连接是否完好。
将仪器与控制电脑通过USB或以太网连接,确保驱动与软件(SkanIt)安装正确。
按下电源开关,仪器自检后进入待机状态。
根据检测模式不同,建议预热3–15分钟(荧光/时间分辨荧光时间较长)。
同步打开SkanIt软件,确认仪器状态正常。
根据实验选择96孔板、384孔板或比色皿。
使用光学质量符合检测要求的耗材(低自发荧光、平整透明底部)。
准备所需试剂、样品和标准品。
在SkanIt软件中新建方法文件,或从已有方法中调用。
选择检测模式(Abs/FI/Lum/TRF),并设定所需参数:
波长设置:单波长、多波长或光谱扫描。
积分时间:影响信号强度与灵敏度。
读板模式:单次读取、连续读取、区域扫描等。
温控:设定恒温(如37℃)。
振荡混匀:设定振荡方式和时间。
在板布局界面标记样品孔、标准孔、空白孔和控制孔。
按实验设计在微孔板相应孔中加入样品与试剂。
确保加样体积一致,避免产生边缘效应。
检查是否有气泡,必要时用移液器轻轻破除。
打开仪器板架,放入微孔板或比色皿。
确保板方向正确(一般以A1孔位在左上角)。
推入板架直至完全闭合。
在软件中点击“开始”或“Run”按钮,系统会自动执行设定的检测流程。
检测过程中可在软件实时监控信号变化或温控状态。
完成后,结果将显示在软件界面并自动保存。
使用SkanIt内置工具进行数据处理:
背景扣除(空白孔信号减去)。
标准曲线拟合(线性、四参数、五参数等)。
计算未知样品浓度。
可导出数据至Excel、PDF或其他格式,便于后续处理。
检测结束后及时取出微孔板,防止试剂挥发腐蚀内部。
用无尘布擦拭外壳,不得使用强腐蚀性溶剂。
定期检查板架、光路窗口是否有污渍,必要时用光学清洁纸轻轻擦拭。
光源有使用寿命(如氙灯数百至上千小时),光强下降明显时需更换。
更换光源应按官方操作指南执行,防止损坏光学系统。
定期检查SkanIt软件版本与仪器固件,保持系统兼容性与功能更新。
使用厂家提供的校准板或标准溶液,对吸光度、波长、荧光灵敏度等进行定期校正,确保数据准确。
检查USB/网络线连接与驱动安装。
重启软件和仪器,尝试更换接口。
检查光源使用时间,必要时更换。
确认微孔板干净,无划痕或污染。
检查背景值,排除环境光干扰。
检查仪器散热空间是否充足。
确认温控设定与实际室温差异,适当延长预热时间。
确保加样一致性与板内混匀充分。
检查板底是否有气泡,必要时消除。
确认光路窗洁净且无灰尘。
操作仪器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避免在光源开启状态下直接观察光束,防止眼睛受损。
处理生物样品或化学试剂时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
定期备份实验数据,防止意外丢失。
多模式联用
在同一次检测中可串联不同模式,例如先测吸光度,再测荧光,以获得更多信息。
光谱扫描优化
对未知荧光染料先做激发/发射扫描,找到最佳波长后再批量检测。
时间分辨荧光的延迟设置
合理设置延迟和积分时间,可有效消除短寿命背景荧光干扰。
批量方法调用
对于常规项目可保存方法模板,直接调用减少重复设置时间。
赛默飞酶标仪Varioskan Flash使用流程可概括为:准备 → 方法设定 → 样品加载 → 检测运行 → 数据分析 → 维护保养。
其多模式检测能力、灵活的软件控制以及稳定的光学性能,使其能适应从基础研究到高通量筛选的多种需求。熟悉并遵守使用说明,不仅能提高实验效率,还能延长设备寿命、保障数据准确性。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