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使用Multiskan GO之前,需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过程顺利、数据准确。
将仪器放置在稳固、平整的实验台上,避免震动和倾斜。
确保工作环境清洁、干燥,避免灰尘、液体或腐蚀性气体对仪器内部造成影响。
环境温度建议保持在15℃~30℃,湿度控制在相对湿度≤80%的范围。
确保仪器使用的电源电压与额定电压相符,电源插座有良好的接地保护。
如需与计算机、网络或USB设备连接,请提前检查接口和数据线是否完好。
对于需配套使用的计算机,安装好赛默飞提供的控制与数据分析软件。
准备好与实验匹配的微孔板(96孔板、384孔板等),并确认其尺寸与仪器托盘兼容。
试剂准备按照实验方案进行,确保加样准确、混匀充分、避免气泡。
如果需要比对标准曲线,请提前配制标准品并标记清楚浓度梯度。
检查仪器光学窗口是否清洁,如有灰尘可用无尘布轻轻擦拭。
按需安装或更换滤光片,确保波长范围满足实验要求。
确认仪器已通过出厂校准或最近一次的日常校准。
在所有准备完成后,可以开始开机并进行相关设置。
按下电源开关,等待仪器完成自检过程。
观察屏幕提示,确保系统启动正常,无错误提示信息。
如连接了计算机,启动配套软件并确认通信正常。
语言选择:进入系统设置界面,选择所需的操作语言。
日期与时间:确保日期和时间准确,方便数据记录和追溯。
用户管理:如果实验室多人共用仪器,可以启用用户管理功能,为不同使用者分配账号与权限。
Multiskan GO的实验运行步骤大致包括方法选择、样品装载、检测执行等环节。
在主界面选择“方法”功能,可直接调用已保存的检测方法,也可以新建方法。
新建方法时需要设置以下内容:
检测模式(如单波长、双波长、终点法、动力学法等)
检测波长(可选择预设滤光片的波长)
测量时间与读数间隔
是否需要抖动混匀、混匀时间与速度
数据处理方式(空白扣除、标准曲线拟合等)
保存方法以便后续重复调用。
根据实验方案加样到微孔板中,确保每个孔的加样量一致。
避免样品中产生气泡,气泡会影响光学测量结果。
用干净的无绒布擦拭微孔板底部,确保光路无污染物遮挡。
打开仪器托盘,将微孔板放置在规定位置,方向正确(通常A1孔位于左上角)。
确保微孔板稳固放置,避免倾斜或晃动。
关闭托盘并确认仪器显示已准备好。
在方法界面选择“开始”运行实验。
仪器按照设定的波长和程序依次读取各孔光密度值。
在动力学模式下,仪器会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多次读取并自动记录数据。
检测过程中无需频繁操作,避免震动影响测量。
检测完成后,仪器会在屏幕上显示各孔的光密度(OD)值。
如果启用了数据处理功能,还可直接查看计算结果,如浓度值、抑制率、标准曲线图等。
Multiskan GO支持多种数据导出方式:
直接导出到USB:将U盘插入USB接口,选择导出数据,保存为CSV、Excel或PDF格式。
导出到计算机:通过数据线或网络连接,将数据导入配套软件进行分析与存储。
网络共享:对于接入网络的仪器,可将数据直接上传到实验室服务器或云平台。
在配套软件中,可进行标准曲线拟合、统计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操作。
根据实验需求调整计算方法或筛选数据。
为了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完成实验后应正确关机并做好维护工作。
确保实验数据已保存并导出。
关闭配套软件并断开与计算机的连接。
按下电源开关关闭仪器,必要时切断总电源。
清理托盘及周围区域,避免残留试剂污染仪器内部。
用无尘布擦拭光学窗口,禁止使用腐蚀性清洁剂。
检查滤光片和光路是否有灰尘,如有需专业人员清理。
按照厂家建议进行周期性校准与性能检测。
记录每次维护、校准的日期与结果,形成维护档案。
在长期不使用时,将仪器覆盖防尘罩并置于干燥环境。
防止液体进入仪器内部,以免损坏光学系统与电子元件。
加样准确,避免体积误差影响OD值。
定期备份数据,防止因存储空间不足或意外导致数据丢失。
避免强烈震动,确保检测过程稳定。
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尤其是在处理有毒或易挥发样品时。
赛默飞酶标仪Multiskan GO的操作流程科学、直观,从准备、设置、检测到数据处理与维护,均考虑到用户的便利性与数据的可靠性。
在操作前准备阶段,确保环境、耗材、光学系统的完好是基础。
在运行实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严格控制加样和托盘装载,可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在数据处理与导出环节,仪器支持多种格式与方式,方便与分析软件、信息管理系统对接。
在关机与维护阶段,良好的清洁和校准习惯能延长仪器寿命并保持检测精度。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