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Thermo Scientific)Multiskan GO 酶标仪是一款高性能全波长微孔板光度计,支持从紫外到可见光的 200–1000 nm 波长范围测量,适合 ELISA、酶动力学、细胞密度、蛋白质和核酸定量等多种应用。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仪器性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本说明将对 Multiskan GO 的操作流程进行全面介绍,包括开机准备、实验设置、运行测量、数据分析与保存、关机及日常维护。
确认设备放置在平稳、防震的实验台上,避免邻近设备产生振动干扰。
环境温度保持在 10–30℃,相对湿度不超过 80%,避免阳光直射和空调出风口直吹。
保持周围空气清洁,减少灰尘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接入稳定电源(110–240V AC,50/60 Hz),电源插座需接地。
若需通过计算机控制,确保 USB 线或网络连接完好,并已安装 Multiskan GO 配套软件(如 SkanIt)。
按实验方案配制试剂,保证浓度和体积准确。
样品分装于微孔板中,体积应与实验要求一致,避免溢出或气泡。
检查微孔板清洁度,避免底部有划痕或污渍。
打开电源开关,等待仪器完成自检。
检查显示屏或连接软件的状态提示,确认光源、光学系统正常。
打开 SkanIt 软件或使用仪器面板菜单进入方法设置界面。
选择测量类型:端点、动力学、光谱扫描等。
设定测量波长:
单波长:输入所需检测波长。
双波长:设定主波长与参考波长。
扫描模式:设定起始波长、终止波长与间隔。
设定读取速度、读数次数、搅拌方式(如有)和温控参数(如需温控)。
在软件中定义孔板布局,包括样品孔、标准品、空白孔、对照孔等。
对于标准曲线实验,输入各标准品的浓度值,软件会自动生成浓度—吸光度关系。
打开托盘,将已加样的微孔板放入,确保方向正确(通常左上角为 A1 孔)。
轻轻放置,避免剧烈碰撞托盘。
关闭托盘,确保完全锁定到位。
在软件或仪器面板中点击“开始”。
测量过程中避免震动和干扰。
对于动力学测量,应在反应启动后立即运行,以捕捉初始反应速率。
软件会实时显示吸光度(OD)或透射率曲线。
动力学模式下,可查看反应速率变化。
软件可自动计算标准曲线、样品浓度、反应速率等。
支持多种拟合方式(线性、四参数、五参数等)。
可对数据进行背景扣除、平滑处理、重复值平均等操作。
数据可导出为 Excel、PDF 或文本文件。
保存实验方法以便重复使用。
重要实验数据需备份到实验室服务器或外部硬盘。
设定主波长(如 450 nm)与参考波长(如 620 nm)。
在方法中设置标准品浓度与样品孔位。
测量结束后,软件自动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样品浓度。
选择动力学模式,设定测量波长(如 340 nm)。
设置测量间隔(如每 10 秒)和总时间(如 5 分钟)。
测量反应过程中吸光度随时间变化,并计算初始速率。
设定测量波长(595 nm)。
定义标准曲线孔位与样品孔位。
测量并计算样品浓度。
避免气泡:气泡会影响光路,导致读数异常。加样后可轻轻敲击孔板底部消除气泡。
温控稳定:对温度敏感的反应,应提前预热仪器。
波长匹配:确保选择的检测波长与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峰一致。
及时读取:时间敏感实验应减少加样与读数间的延迟。
孔板选择:使用与仪器光路匹配的透明、平底微孔板。
测量结束后,退出软件。
关闭电源前,取出微孔板,保持托盘关闭。
关闭电源开关,必要时切断总电源。
使用干净、柔软的无纤维布擦拭外壳。
光学窗口如有污渍,可用镜头纸和适配溶剂轻轻擦拭。
定期运行厂商提供的校准程序,确保光学精度。
光源属于易耗件,使用寿命有限,应根据累计使用时间更换。
更换光源时遵循厂商说明,避免触摸灯泡表面。
读数异常波动
检查样品是否混匀,微孔板是否有划痕。
检查光路是否清洁。
光源错误提示
检查光源安装与接触。
若光源老化,及时更换。
软件无法连接仪器
检查数据线和驱动程序。
重启仪器与软件。
正确掌握 Multiskan GO 酶标仪的使用方法,需要从实验准备、参数设置、测量运行到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入手。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不仅能保证数据的精度与可靠性,还能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在日常实验中,根据不同检测类型合理选择测量模式与波长,并结合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高效完成从基础检测到复杂实验的各种任务。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