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kan GO 通过光源向样品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样品中的化学或生物反应会吸收或散射光能,剩余的光量被光电探测器捕捉并转化为电信号。该信号再经过内部算法处理,得到以 吸光度(Absorbance, A 值) 为核心的测量数据。结果分析的实质,就是将 A 值转化为样品的浓度、活性或其他定量/定性指标。
结果计算遵循 A = ε × c × l 的光学规律:
A:吸光度
ε:摩尔吸光系数(反映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c:溶液中目标物的浓度
l:光程(通常为微孔板孔深度)
仪器的结果分析核心,就是在已知 ε 和 l 的情况下,通过测得 A 值反推出 c 值。
为了减少样品颜色背景、微孔板光学差异的干扰,Multiskan GO 可在一个主波长测量的同时选择一个参考波长进行校正,计算公式为:
复制编辑A校正 = A主波长 − A参考波长
这使得结果分析更加稳定可靠。
选择实验模式(单波长、多波长、动力学检测等)
确定测量波长和读取顺序
仪器依次扫描微孔板的每个孔位,获取原始吸光度数据
背景扣除(Blank 减法)
参考波长扣除
异常值检测(排除空孔、气泡、划痕影响)
不同实验类型对应不同的计算公式:
ELISA 定量分析:标准曲线拟合(线性、四参数、五参数逻辑回归等)
动力学实验:速率计算(ΔA/min)
终点法检测:直接读取 A 值进行浓度换算
数值表格(原始 A 值、计算值、统计值)
图形(标准曲线、反应曲线、动力学趋势图)
报告导出(Excel、PDF、CSV 等)
广泛应用于 ELISA、蛋白定量、药物浓度检测等。
步骤:
准备已知浓度的标准品
测定其 A 值
用拟合算法生成标准曲线
将未知样品 A 值代入曲线求得浓度
常用拟合模型:
线性回归(Linear)
四参数逻辑回归(4PL)
五参数逻辑回归(5PL)
只测一次反应终点的 A 值,计算简单,常用于反应完全的比色法检测。
在反应进行过程中多次测量 A 值,计算反应速率。适合酶活性、代谢速率等分析。
在两个或多个波长下测量 A 值,利用比值消除背景影响。例如:
复制编辑比值 = A450 / A630
标准曲线的拟合优度(R²)
R² 越接近 1,曲线拟合越好,浓度换算越可靠。
若 R² < 0.98,需检查标准品配置、移液精度和反应均一性。
重复性(CV%)
CV% = (标准差 ÷ 平均值)× 100%
一般 ELISA 实验的平行孔 CV% 应小于 10%。
背景值
Blank 孔的 A 值应接近 0(或接近理论空值)。
背景过高可能是试剂污染、微孔板清洗不彻底造成。
检测范围
样品 A 值应落在标准曲线范围内,超出范围需要稀释或重新检测。
阳性/阴性判定
阴性样本 A 值低于阈值(Cut-off),阳性样本高于阈值。
阈值可根据阴性对照的均值 ± 2SD 或 ROC 曲线分析确定。
光源稳定性、滤光片波长准确性直接影响 A 值精度。
板材透光率、平整度和批次差异会引入背景误差。
移液精度、混匀程度、气泡和沉淀都会影响读数。
温控不稳定或时间控制不一致,会导致反应程度差异,进而影响结果。
拟合方法选择不当可能造成结果偏差,例如低浓度区域用线性回归可能不如 4PL 拟合精准。
选择合适波长与校正波长
根据反应底物的吸收峰选择主波长
使用参考波长进行背景扣除
标准曲线优化
标准品浓度范围覆盖预期样品范围
适当增加中间浓度点提高拟合精度
平行孔设置
每个样品设置至少 2~3 个平行孔
平均值计算可减少偶然误差
动态监控
对反应速度敏感的实验,建议动力学模式采集数据
便于发现反应延迟或异常
软件分析功能利用
Multiskan GO 软件支持多种拟合模型和自动计算,建议根据实验类型选择最优算法
使用自动报告生成功能提高效率
Multiskan GO 支持将结果以多种格式导出,包括:
Excel:便于进一步统计和绘图
PDF:便于归档和报告
CSV:方便导入数据库或其他分析软件
同时,结果文件可附带仪器运行参数和实验设置,确保数据可追溯性。
主波长:450 nm
参考波长:630 nm
标准曲线拟合:4PL
R²:0.999
平均 CV%:5.8%
结论:拟合优度高,样品浓度计算可靠
动力学模式,每 30 秒测一次,持续 5 分钟
计算 ΔA/min,换算为单位酶活(U/mL)
发现个别孔 ΔA 异常,经检查为移液不均匀导致
赛默飞 Multiskan GO 酶标仪的结果分析环节是将光学测量数据转化为科研和检测结论的核心步骤。掌握其分析原理、计算方法、数据解读技巧,并结合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定期优化标准曲线、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合理利用软件功能,能够进一步增强结果的可信度和实验室工作效率。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