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学检测领域,灵敏度 是指仪器对样品信号的响应能力,通常以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或最小可检测浓度来衡量。高灵敏度意味着设备能够在信号极弱、浓度极低的情况下,仍然准确区分信号与背景噪声。
在 Varioskan Flash 中,灵敏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检测低浓度样品:如痕量蛋白、低拷贝数核酸、低浓度化合物。
高动态范围分析:既能检测低信号,又能准确测量高信号,不产生饱和。
信噪比(S/N)优化:提高信号强度同时降低噪声,保证结果的重复性。
Varioskan Flash 具备多种检测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灵敏度取决于光学系统、探测器类型和信号处理方式。
灵敏度通常以最小可分辨吸光度差值(ΔAbs)表示。
Varioskan Flash 在吸光度模式下可实现 ±0.003 Abs 的分辨率,检测范围宽(0–6 Abs)。
对于弱吸光的样品(如低浓度核酸溶液),可通过延长积分时间或使用比色皿模式提高信号。
灵敏度以最小可检测荧光染料浓度衡量,例如 FITC 或荧光素。
Varioskan Flash 对常用荧光素(Fluorescein)的检测限可低至 ~0.5–1 pM,对 Alexa Fluor 等高量子产率染料更低。
得益于可调节激发/发射波长和带宽选择,能够在背景最低点获取信号峰值,提高 S/N 比。
FP 灵敏度与样品浓度和分子转动相关,Varioskan Flash 能检测到微小的偏振变化(约 1–2 mP 单位)。
在分子结合检测、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分析中表现优异。
TRF 通过延迟检测排除短寿命背景信号,提高灵敏度。
对于 Eu3+ 标记物,可实现亚皮摩尔(< 0.1 pM)的检测限。
化学发光本身无背景光干扰,因此理论灵敏度极高。
Varioskan Flash 在化学发光检测中可检测到低于 1 amol 的荧光素酶反应产物信号。
Varioskan Flash 能达到高灵敏度,源于其光学与电子系统的精密设计,包括:
高性能光源
氙闪光灯 + 钨卤素灯组合,覆盖 200–1000 nm 全波段,光强稳定性高,避免波动造成信号不稳定。
高量子效率检测器
采用光电倍增管(PMT)或高灵敏度光电二极管,根据检测模式自动切换。
PMT 在荧光和化学发光检测中可将信号放大 10⁶ 倍,确保低光子数信号被捕捉。
可调波长与带宽
激发和发射带宽可调,波长步进精度 1 nm,便于匹配最佳检测条件,减少背景干扰。
信号处理与噪声抑制
多次积分取平均、暗电流扣除、背景修正算法等功能,有效提升 S/N 比。
激发/发射波长选择是否与荧光团的光谱特性吻合,直接影响信号强度。
吸光度模式下光程越长信号越强,但需平衡样品消耗。
黑色板降低荧光串扰,白色板增强发光信号,透明板适合吸光度检测。
室温波动、环境光干扰、灰尘等均可能引入噪声,降低灵敏度。
免疫分析(ELISA/CLIA)
对低浓度抗原/抗体检测要求高灵敏度,尤其是早期疾病标志物检测。
核酸定量
在 qPCR 产物检测或低拷贝数核酸分析中,需检测皮摩尔或更低浓度。
高通量药物筛选
荧光偏振和 TRF 模式中,检测到极低配体浓度的结合反应是筛选灵敏度的关键。
酶活性测定
对反应初期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决定了动力学曲线的精确度。
优化光学参数
选择最佳激发/发射波长组合
调整带宽以平衡信号强度与背景抑制
选择合适板材
荧光检测用黑色板,化学发光用白色板,吸光度用透明平底板
增加积分时间
延长信号采集时间以提高信号累积量,但需注意通量需求
减少背景噪声
进行空白孔扣除
保持样品和光学路径清洁
荧光模式
使用标准荧光染料(如 fluorescein)制备浓度梯度,测定 LOD 与线性范围
吸光度模式
测量低浓度 NADH 溶液或色素溶液,评估最小可分辨吸光度变化
化学发光模式
使用已知浓度的荧光素酶反应体系,检测信号阈值
在相同检测模式下,Varioskan Flash 相较传统单模式酶标仪通常具备更低的检测限,这是由于:
光学系统优化设计
更高灵敏度的 PMT
多模式灵活切换避免非最佳配置下的性能损失
定期清洁光学部件
避免灰尘和残留液体降低光学透过率
光源维护
按照厂商建议更换氙闪光灯,保持光强稳定
环境控制
远离强电磁干扰和剧烈温湿度波动环境
赛默飞 Varioskan Flash 酶标仪在灵敏度方面的优势来自于其高性能光学设计、低噪声探测系统和多模式兼容能力。无论是痕量蛋白、低浓度核酸,还是极微弱的化学发光信号,它都能在较低背景噪声下稳定、准确地检测出来。
在应用中,通过优化光学设置、选择合适板型、延长积分时间、减少背景噪声等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灵敏度,从而在科研和临床检测中获得更精确、更可靠的结果。长期保持设备的光学与电子系统稳定,也是确保其高灵敏度性能持续发挥的关键。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