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Drop Eight 是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推出的一款多通道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专为高通量检测设计。它能够在一次运行中同时检测 8 个样品,样品需求量仅需 1–2 微升,广泛应用于核酸、蛋白质以及带有荧光标记物的分子定量分析。掌握其详细操作步骤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本章将从开机准备到结果导出,逐一解析操作流程。
设备检查
确认仪器电源、显示屏及光学臂正常。
检查检测平台是否干净无残留液体。
检查八通道检测孔是否无尘、无划痕。
环境要求
放置在稳固的实验台上,避免震动。
室温保持在 20–25℃,湿度适中。
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干燥环境。
样品准备
提前配制检测所需的核酸、蛋白质或其他样品。
使用去离子水或对应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
样品浓度不宜过高,如超出范围需稀释。
移液器、无酶吸头、无核酸污染操作环境。
电源开启
接通电源后按下开关键,设备开始自检。显示屏会自动加载主界面。
预热光源
初次开机或长时间未使用时,需预热 2–3 分钟以稳定光源。
软件登录
选择用户账号进入系统界面,方便保存和区分数据。
基线校正
滴加 1–2 微升空白缓冲液于检测平台。
合上光学臂,选择“Blank”进行校正。
系统自动记录基线,保证后续结果准确。
使用移液器取 1–2 μL 样品,缓慢滴加在检测孔中央。
确保液滴覆盖检测窗口,避免气泡或液体外溢。
对于多样品检测,可依次加载 8 个孔位。
NanoDrop Eight 内置多种模式:
核酸模式:在 260 nm 检测 DNA、RNA 浓度。
蛋白质模式:在 280 nm 检测蛋白浓度。
全波长扫描:190–850 nm,获取完整光谱。
荧光染料模式:针对 Cy3、Cy5 等标记物。
用户根据实验需求选择相应模式。
合上光学臂,点击“Start”。
仪器自动进行扫描,单次测定约需 5–10 秒。
结果包括吸光度、浓度、纯度比值及光谱曲线。
浓度值:自动计算并显示。
纯度比值:如 A260/A280、A260/A230,帮助评估样品质量。
光谱曲线:直观展示吸收峰。
保存结果
点击“Save”,结果自动存入系统存储器。
可按样品编号或日期进行命名。
导出数据
USB 接口导出:生成 Excel 表格或 PDF 报告。
网络接口导出:可直接传输至实验室服务器。
批量处理
软件支持多样品曲线叠加对比。
自动生成统计报告,含平均值、标准差。
检测值不稳定
原因:液滴未完全覆盖窗口或有气泡。
解决:重新取样,确保操作规范。
纯度比值偏低
原因:样品中有盐类、蛋白或有机物污染。
解决:重新提取或纯化样品。
浓度过高提示
原因:样品吸光度超出检测范围。
解决:稀释后重新检测。
信号异常弱
原因:检测平台未清洁干净。
解决:用无绒纸或去离子水清洁窗口。
清洁
每次测量后立即清洁检测平台。
使用去离子水或 70% 乙醇清洗,防止残留。
关机保养
长时间不使用应关闭电源。
建议覆盖防尘罩,避免灰尘进入。
校准与检测
定期进行标准溶液检测,确认性能。
必要时联系厂家进行维护保养。
RNA 检测
滴加 RNA 样品 2 μL,结果显示浓度 150 ng/μL,A260/A280 值为 2.0,表明纯度良好。
蛋白质检测
检测 BSA 溶液,结果浓度 2.4 mg/mL,符合实验预期。
多样品检测
同时加载 8 个 DNA 样品,短时间内获得完整检测结果。
NanoDrop Eight 的操作步骤简洁明了,主要流程包括:
操作前准备与基线校正;
样品加载与模式选择;
自动检测与结果查看;
数据保存与导出;
清洁与维护。
其优势体现在:
样品体积极小,避免浪费;
八通道同时检测,大幅提高效率;
检测结果直观可靠,便于数据管理;
适用于核酸、蛋白质及多种标记分子。
通过规范的操作步骤,NanoDrop Eight 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高效、准确的实验数据,成为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重要工具。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