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科学研究与工业检测中,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分析手段。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光照射下的吸收强度,可以获取其浓度、结构特征及反应动力学信息。赛默飞GENESYS 40分光光度计专注于可见光区域检测,提供了高稳定性与高精度的分析能力。与全波段型号相比,GENESYS 40以可见光检测为核心,更适合日常教学、常规检测以及工业质控场景。
GENESYS 40是一款覆盖320–1100 nm波长范围的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采用单光束光学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和价格适中的优势。其主要设计理念是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可见光检测平台,满足常规实验室对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需求。
核心定位包括:
教育实验室:为高校教学提供直观实验工具。
常规分析:食品、化工、环保等行业的质量控制。
日常检测:科研人员在常规样品筛查中的快速测定。
GENESYS 40配备钨灯作为可见光光源,覆盖从紫蓝区到近红外区的光谱范围。钨灯发射光谱稳定,适合常规定量检测。
采用高精度光栅分光,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保证波长选择准确性。
单色光通过比色皿中的样品,部分被吸收,检测器测得透过光强度,再通过公式:
A=−log10(I/I0)A = -\log_{10}(I/I_0)A=−log10(I/I0)
计算吸光度。
内置高灵敏度硅光电二极管,响应速度快,保证信号稳定。
吸光度与透射率测定
可直接读取吸光度(A)或透射率(T%),适合定性与定量分析。
浓度计算
支持输入标准曲线或单点因子,自动换算样品浓度。
波长扫描
在可见光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用于未知物质的光谱特征分析。
动力学测试
实时记录吸光度随时间变化,适合研究简单的反应速率。
多样本测定
支持多点测量,提高检测效率。
目标:测定食品中色素含量。
方法:在特征吸收峰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对照计算浓度。
目标:检测水中铁离子浓度。
方法:与邻菲罗啉反应生成橙红色络合物,在510 nm测定吸光度。
目标:监测反应速率。
方法:设定固定波长,实时采集吸光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波长扫描:学生可通过扫描实验,观察不同溶液的吸收光谱。
定量实验:利用比尔定律进行线性关系验证。
高精度波长控制
波长准确度通常可达±1 nm,保证实验结果可信。
操作简便
直观的触控界面,菜单清晰,适合非专业用户快速上手。
结构紧凑
体积小、重量轻,适合空间有限的实验室。
性价比高
相比全波段分光光度计,GENESYS 40聚焦可见光检测,成本更低,适合教学与常规检测。
稳定耐用
光学部件经过优化,长期运行仍能保持信号稳定性。
接通电源,按下开关。
光源点亮后预热5–10分钟。
完成系统自检,进入待机状态。
放置比色皿,进行空白校正。
加入样品,设定波长,点击测量。
读取吸光度或浓度结果。
可通过USB接口导出数据,也可直接打印报告。
比色皿清洁
每次实验后及时清洗,避免残留物影响结果。
光源维护
钨灯寿命有限,需定期更换。
更换时注意避免手触及灯泡表面。
系统校准
定期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保证波长与光强准确。
环境要求
保持实验室干燥通风,避免高湿度和强光照射。
食品工业
饮料中色素浓度监控,保证配方一致性。
环境监测
快速检测水体和废水中的有色污染物。
化学实验教学
通过比尔定律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光吸收与浓度关系。
材料研究
对染料和涂料的吸收光谱进行表征。
智能化
未来型号将支持自动方法推荐与AI数据分析。
网络化
通过物联网实现远程监控与数据共享。
模块化扩展
支持更多配件,如温控比色池和自动进样器。
绿色节能
采用低能耗光源,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赛默飞GENESYS 40分光光度计作为一款专注于可见光检测的仪器,凭借其精准的波长控制、稳定的性能和简便的操作方式,成为教学、食品检测、环境监测和日常科研的理想选择。它不仅降低了实验门槛,也在常规分析中展现出高效与可靠。随着实验室智能化与数据共享的发展,GENESYS 40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