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世尔科技的 Evolution One分光光度计 是一款专注于紫外-可见光区域分析的高性能设备。它具备宽波长覆盖范围、稳定的光学系统和智能化的软件平台,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临床诊断、药物研发、食品安全和环境检测。
在实际使用中,仪器的性能发挥不仅取决于硬件结构,还高度依赖于用户对参数的合理设定。不同检测项目、不同试剂反应需要对应的参数组合,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波长范围
Evolution One覆盖 190–1100 nm,囊括紫外与可见区域。
对于核酸检测,常用波长在260 nm;蛋白检测则集中在280 nm、562 nm或595 nm;无机离子检测可能用到400–750 nm的范围。
波长精度与重复性
波长精度通常优于±1 nm,确保在不同试剂或标准品测定时,结果高度一致。
重复性优于±0.2 nm,保证长期实验的稳定性。
光谱带宽
仪器支持 1.0 nm 带宽,能够有效区分相邻吸收峰。
在复杂样品中,带宽优化有助于减少重叠信号干扰。
杂散光控制
杂散光小于0.05%,在深紫外区(如核酸检测的200 nm附近)依旧能维持准确测定。
光源切换
氘灯用于紫外区,钨灯用于可见区,系统可自动切换,避免人为设定失误。
核酸(DNA/RNA)
波长:260 nm测定浓度,260/280比值用于纯度评价。
光程:标准比色皿10 mm,或使用微量比色皿(1–2 µL)。
基线校正:以纯水或缓冲液作为对照。
蛋白(BCA、Bradford、Lowry)
Bradford法:波长设定为595 nm。
BCA法:波长设定为562 nm。
Lowry法:波长设定为750 nm。
吸光度范围:建议0–1.5 AU,超出需稀释。
监测NADH/NADPH:波长340 nm。
参数设定:
采样间隔:5–10秒。
总时间:3–10分钟。
温控:若配备恒温系统,可设定25℃或37℃。
使用标准曲线模式:
测定多组已知浓度标准品。
软件自动生成曲线(线性、二次或对数回归)。
样品参数设定为待测吸光度范围。
对于复杂样品,用户可设定多个波长点,例如:
核酸:260 nm、280 nm、230 nm(杂质监控)。
蛋白混合物:280 nm与260 nm同步监控。
扫描模式
扫描速度:可选择快、中、慢。
步长:0.5 nm或1 nm常见。
适合未知样品的全谱扫描,获取最大吸收峰。
光程补偿
在使用不同比色皿时(1 mm、5 mm、10 mm),软件可自动校正光程。
基线与参比
空白对照:同一缓冲体系下的空白溶液。
双光束模式下,参比光路自动补偿背景信号。
检测范围
吸光度范围为 0–4 AU。
在超过2 AU时,推荐稀释样品以保持精度。
预设方法库
Evolution One内置常见实验方法,用户只需选择对应项目即可。
包含核酸、蛋白、酶学、细胞学等常规检测。
用户自定义方法
支持手动设定波长、测定时间、稀释倍数等参数。
可保存方法模板,便于重复实验。
数据采集与处理
自动生成浓度值与曲线图。
软件可进行平滑、峰值分析、积分等操作。
合规性功能
符合21 CFR Part 11,提供用户权限管理与审计追踪。
高校科研实验室
需要兼顾教学与科研,参数设定偏向简便和多样化。
多波长测定与全谱扫描是常用模式。
制药与生物企业
参数设定强调标准化与可重复性。
大量采用曲线模式,严格设定浓度范围与检测灵敏度。
临床与医疗检测
关注合规与效率,预设参数保证结果快速稳定。
样品批量检测时,使用自动化方法库,减少人为差异。
环境与食品检测
常用比色法试剂盒,对应特定波长(如540 nm检测亚硝酸盐)。
参数设定通常包括标准曲线与空白对照。
结果展示
屏幕实时显示吸光度或浓度结果。
曲线绘制清晰直观。
数据导出
支持USB存储、网络传输。
文件格式兼容Excel、PDF等。
实验室信息系统对接
可与LIMS集成,自动传输数据,减少手动录入。
波长校准
定期使用标准溶液或滤光片,验证波长精度。
光强校准
通过参比光路检查光源衰减情况。
基线修正
在不同实验周期,重新设定基线保证数据可靠。
智能参数设定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自动推荐最佳波长、带宽和测定模式。
试剂识别与自动匹配
通过条码扫描识别试剂信息,自动调用预设参数。
远程监控与云平台分析
实现跨实验室的数据共享与参数同步。
赛默飞 Evolution One分光光度计 的参数设定体系,覆盖了从光学硬件到软件功能的全方位优化。通过合理选择波长、带宽、扫描模式和数据处理方法,用户能够实现 核酸、蛋白、酶学、环境检测、食品安全 等多领域应用的高效分析。
它不仅提供了灵活的自定义设定,还具备强大的方法库和合规管理能力,使实验既高效又符合标准。随着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发展,未来的参数设定将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为科研和产业应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