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Drop Eight 是赛默飞世尔推出的新一代多通道超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本次操作培训,参训人员将全面掌握以下技能:
了解 NanoDrop Eight 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掌握开机、校准、样品加载、数据采集和导出的完整流程。
学会分析核酸、蛋白质及其他样品的检测结果。
解决常见操作问题,掌握日常维护要点。
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够独立完成样品检测并解释实验结果。
设计特点
八通道检测:一次可检测 8 个样品,大幅提升效率。
超微量需求:每个样品仅需 1–2 μL。
无比色皿设计:避免耗材浪费,操作简便。
智能软件系统:支持批量数据处理、报告生成和多用户管理。
主要组成
光学臂与检测平台:光源位于上臂,检测窗口位于下平台。
多通道检测阵列:八个独立测量孔。
触控界面:用于选择检测模式和操作指令。
接口配置:USB、网络接口,用于数据传输和软件更新。
NanoDrop Eight 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光源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样品。
样品中的分子会在特定波长吸收光。
探测器接收透过光或反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系统根据 Lambert-Beer 定律计算吸光度与浓度:
A=ε⋅c⋅lA = \varepsilon \cdot c \cdot lA=ε⋅c⋅l
其中 A 为吸光度,ε 为摩尔吸光系数,c 为浓度,l 为光程。
由于 NanoDrop Eight 采用固定光程技术,无需比色皿即可获得高精度数据。
开机与预热
连接电源,打开开关。
等待光源稳定,约 2–3 分钟。
校准
选择“Blank”功能。
滴加 1–2 μL 空白缓冲液,关闭上臂进行基线校正。
样品加载
使用移液器取 1–2 μL 样品滴加至检测平台窗口。
避免产生气泡,保证液滴完全覆盖光路。
关闭上臂,准备测定。
选择检测模式
核酸模式:260 nm 吸光度,检测 DNA、RNA。
蛋白模式:280 nm 吸光度,检测蛋白浓度。
全波长扫描:190–850 nm,获取光谱曲线。
荧光标记检测:450–650 nm,分析染料标记分子。
数据采集与展示
点击“Start”,设备自动完成扫描。
屏幕显示浓度、吸光度、纯度比值以及完整光谱。
结果保存与导出
保存结果至本地存储。
通过 USB 或网络接口导出,支持表格和图形化报告。
核酸结果
DNA 浓度:2–27,500 ng/μL。
RNA 浓度:2–27,500 ng/μL。
纯度比值:A260/A280 ≈ 1.8(DNA)、≈ 2.0(RNA)为合格。
蛋白质结果
浓度范围:0.06–370 mg/mL。
纯度比值:A260/A280 ≈ 0.6–0.7。
杂质检测
A260/A230:若显著低于 2.0,提示有盐类或有机物污染。
光谱曲线
判断峰形是否符合样品特征。
分析是否存在背景干扰或异常吸收。
样品不稳定
原因:样品滴加不均匀或体积不足。
解决:确保移液器准确取样,液滴完整覆盖窗口。
纯度比值异常
原因:溶液中含有蛋白或酚类污染。
解决:重新纯化样品或更换提取方法。
信号偏低
原因:光学窗口污染或残留物影响。
解决:用去离子水或 70% 乙醇清洁检测平台。
重复性差
原因:样品浓度过高导致饱和。
解决:适当稀释后重新检测。
清洁
每次测量后用无绒纸擦拭窗口,必要时用乙醇清洗。
光源保护
不使用时关闭设备,避免长时间待机。
定期校准
建议每周进行一次性能验证。
软件更新
定期检查系统升级,保证数据处理功能完善。
RNA 质控
滴加 2 μL RNA 溶液,检测结果 A260/A280 = 2.01。
数据表明样品纯度良好,可进入测序实验。
蛋白定量
检测 BSA 溶液,结果显示 2.5 mg/mL。
与标准曲线对比,误差小于 2%。
批量核酸检测
同时检测 8 个 DNA 样品。
软件自动生成对比报告,节省大量时间。
荧光标记实验
样品在 550 nm 出现峰值。
结果证明标记成功,可进行后续实验。
能否独立完成样品加载与检测。
是否正确解读浓度与纯度结果。
是否能识别常见错误并提出解决措施。
能否在实验后正确清洁与关闭设备。
通过培训,学员应能熟练操作 NanoDrop Eight,理解其检测原理,掌握核酸与蛋白质的常规检测方法,并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NanoDrop Eight 的优势在于:
检测范围广,涵盖核酸、蛋白质及其他分子。
高通量能力强,可一次性完成 8 个样品。
样品需求量极少,适合宝贵实验材料。
操作简便,数据直观,报告规范。
在科研、教学、临床和工业应用中,NanoDrop Eight 已成为实验室常用的高效检测工具。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