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Drop Eight是赛默飞公司推出的八通道微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它继承了NanoDrop系列的超微量检测优势,并在通量和自动化方面实现突破。该设备能在1–2 µL的样品体积下快速完成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浓度和纯度分析,并支持八个样品同时检测。规范化的实验流程不仅能保证结果准确可靠,还能提升实验室的整体效率。
打开电源,确保系统正常启动。
等待开机自检完成,检查光源状态是否正常。
确认检测平台干净无残留液滴。
微量移液器及配套枪头。
无核酸酶水或去离子水,用于清洁。
棉签或无尘纸,用于擦拭检测平台。
样品缓冲液或对照溶剂,作为空白对照。
核酸或蛋白样品需溶于合适缓冲液。
确保样品浓度处于NanoDrop Eight检测范围。
在检测前轻轻混匀,避免沉淀和浓度梯度。
启动NanoDrop Eight主机与操作软件。
在界面中选择实验模式,例如核酸定量、蛋白检测或全光谱扫描。
使用溶解样品的缓冲液作为空白。
在检测平台上加1–2 µL空白液,关闭上臂,点击“Blank”。
系统自动完成背景吸收扣除。
在检测位置依次滴加样品,每个位置1–2 µL。
放下上臂,点击“Measure”,仪器会依次完成八个通道的检测。
软件自动显示浓度、260/280比值、260/230比值以及完整光谱。
若样品数量大于八个,可分批次进行。
每批次检测前均需重新进行空白测定,以保证准确性。
每次测定结果自动记录,可批量导出为Excel、PDF等格式。
可直接上传至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集中管理。
浓度:根据A260值计算DNA或RNA浓度。
纯度:260/280比值判断蛋白污染;260/230比值判断盐类或酚污染。
光谱曲线:完整扫描帮助确认是否存在杂质峰。
A280法:直接检测芳香族氨基酸吸收。
比色法:结合Bradford或BCA方法,利用标准曲线定量。
RSD(相对标准偏差)<2%通常代表结果重复性良好。
若出现异常比值或光谱,应重新检测并检查样品质量。
加样准确:移液操作需稳准,保证样品完全覆盖光学平台。
防止交叉污染:每次检测后必须清洁平台,避免残留干扰。
空白选择:必须与样品溶剂一致,否则会引入系统误差。
环境要求:保持实验室温度稳定,避免强光直射。
重复检测:关键样品建议至少三次测量取均值。
使用标准滤光片进行波长校准。
使用标准吸光度溶液进行光度校准。
每次开机后,系统自动执行光源和光学检测。
若提示异常,应停止实验并联系维护人员。
每次实验后用去离子水擦拭平台。
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以免损坏光学部件。
定期更换易耗部件(如光源),保证长期稳定性。
使用TE缓冲液作为空白。
测量结果:浓度符合转染要求时可直接使用;若260/280比值偏低,应进一步纯化。
空白为无RNA酶水。
结果中若260/230比值低,提示盐或酚污染,需要重复提取或纯化。
空白为PBS缓冲液。
通过A280法检测蛋白浓度,并结合比色法交叉验证。
NanoDrop Eight相比传统单通道仪器,通量更高,效率提升显著。
微量加样对操作者要求较高,操作熟练后可大幅提高重复性。
在高通量测序建库前,利用NanoDrop快速筛选RNA样品,能有效节省测序成本。
教学中使用NanoDrop Eight,学生能直观理解核酸和蛋白质的吸收特性,实验兴趣更高。
数据导出与LIMS对接,使实验室管理更加高效。
随着实验室智能化的发展,NanoDrop Eight的实验流程有望进一步简化与升级:
自动化加样系统:减少人工误差。
智能算法辅助:自动识别异常光谱并给出修正建议。
远程数据监控:实验结果可实时上传云端,便于多团队共享。
集成质控模块:未来或可在每次检测时自动执行精度验证。
NanoDrop Eight为核酸、蛋白及多种生物样品提供了快速、准确和高效的检测手段。规范化的实验流程涵盖了从样品准备、检测操作到结果解读的完整步骤。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的实验设计,该设备不仅提升了实验效率,也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于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而言,NanoDrop Eight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检测平台。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