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是科研、制药、环境监测和教学中最常用的光学分析仪器之一。赛默飞分光光度计 Evolution One 作为该领域的代表性设备,以智能化、人性化和高精度见长。要想获得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熟悉其操作步骤尤为重要。操作步骤不仅是实验流程的核心环节,更是确保数据稳定性和设备寿命的关键。
本篇文章将全面梳理 Evolution One 的标准操作步骤,从实验前准备到实验后维护,为科研人员、实验室技术员以及初学者提供完整参考。
实验室条件:温度保持在 18℃–25℃,湿度控制在 40%–60%。
仪器台面:稳固、防震、水平,避免靠近强振动设备。
通风与洁净度:保证周围无灰尘和腐蚀性气体,散热口畅通。
确认电源插座接地良好,电压符合仪器要求。
在开机前确保电源线连接稳固,避免松动。
Evolution One 配备氘灯和钨灯,开机后系统会自动检测光源状态。
如果提示光源寿命不足,应提前更换,避免实验中途光源熄灭。
样品应清澈、无气泡、无杂质。
使用与仪器匹配的比色皿(通常为 1 cm 光程石英比色皿)。
在测试前需准备空白对照溶液,用于基线校正。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动进入自检程序。
屏幕显示系统启动界面,完成自检后进入主菜单。
氘灯与钨灯需预热 15–20 分钟,确保光源输出稳定。
预热期间可进行样品编号和实验方案设置。
内置触控界面或配套软件启动后,用户可选择语言、单位和操作模式。
确认波长校准、光源强度检测正常后进入测试界面。
Evolution One 支持多种模式:
光谱扫描模式:获得样品在一段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或透射光谱。
定量测定模式:基于比尔-朗伯定律,测定溶液浓度。
动力学模式:连续监测样品随时间变化的吸光度。
多波长模式:在多个波长下同时记录吸光度。
用户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
将空白溶液比色皿放入样品槽。
选择“空白”或“基线校正”功能,系统自动扣除溶剂和比色皿的影响。
校正完成后,吸光度基线设为 0。
取出空白比色皿,放入待测样品比色皿。
确保比色皿外壁干净,透光面朝向光路。
样品应填满比色皿至规定高度,避免气泡和液面不平。
设定扫描波长范围(如 400–700 nm)。
输入比色皿光程长度和稀释倍数(若有)。
选择数据采集间隔(如 1 nm)。
点击“开始”按钮,仪器自动进行光谱采集。
测试过程中屏幕实时显示曲线。
完成后,系统保存数据并显示分析结果。
用户可查看吸光度曲线、峰值波长、样品浓度等信息。
数据可存储在本地或导出为 Excel、PDF、CSV 格式。
若连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数据可直接上传。
设置起始和终止波长。
选择扫描速度(快速/标准/精细)。
常用于绘制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制备一系列标准溶液,测定其吸光度。
系统自动生成标准曲线。
测量未知样品时,仪器根据曲线计算浓度。
设定采样时间间隔与总监测时间。
仪器实时记录样品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常用于酶动力学实验。
用户可同时设定多个波长(如 260 nm 与 280 nm)。
仪器同时输出多个吸光度值。
适合核酸与蛋白质浓度比值分析。
取出比色皿,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废液按实验室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确认实验数据已保存或上传。
给文件命名并建立实验记录。
先关闭钨灯和氘灯,再关闭仪器电源。
光源在不用时应及时关闭,以延长寿命。
使用防尘罩覆盖仪器。
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建议配合干燥剂。
比色皿放置方向要一致,防止因光程差异影响结果。
避免样品浓度过高,必要时需稀释,以保证吸光度在 0.1–1.0 范围内。
定期校准:每隔一段时间应使用标准滤光片或溶液校准波长与吸光度精度。
避免频繁开关光源,每次实验结束后统一关闭。
保持光学系统清洁,不要让液体溅入样品槽。
操作简便:图形化界面、智能化引导,大幅降低操作门槛。
节省时间:自动完成校正与计算,实验效率显著提升。
数据可靠:多点传感器与双光束设计保证结果稳定。
合规保障:操作步骤符合 GLP 与 GMP 要求,便于审计与追踪。
Evolution One 的操作步骤不仅体现了分光光度计的标准化流程,也推动了实验室操作的规范化。通过自动化与智能化,科研人员能够更专注于数据解读与科学研究,而非复杂的设备操作。这种趋势有助于提升科研整体效率,降低人为误差,推动实验室数字化与国际化发展。
语音操作:未来可能通过语音命令控制操作步骤,进一步提升效率。
自动化样品处理:结合自动进样器,实现无人化测试。
云端协同:操作步骤与数据实时上传云平台,实现跨实验室共享。
AI 智能引导:在操作过程中实时提示用户是否存在异常,降低错误率。
赛默飞分光光度计 Evolution One 的操作步骤涵盖 准备—校正—测试—数据处理—关机维护 五大环节,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设备的长期性能。通过科学的操作流程和智能化的软件支持,Evolution One 不仅提升了实验效率,还保障了数据的稳定与可靠。
对于科研、教学和产业用户而言,掌握规范的操作步骤,不仅能延长设备寿命,更能为科研成果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Evolution One 的操作模式也代表了分光光度计发展的方向,即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与国际化。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