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仪器概述
赛默飞3500系列遗传分析仪是一款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毛细管电泳平台,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法医学、微生物检测、医学基因组学等领域。其核心技术基于Sanger测序原理和荧光标记PCR产物的分离检测,能够进行多重STR分析、微卫星检测、突变筛查等。该设备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分析精度强、运行稳定性好的优点,是现代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
二、样品准备工作
样本采集与保存
不同类型的分析项目对样本形式和纯度有不同的要求。常见样本包括血液、组织、唾液、毛发、细胞培养物等。样品采集后应立即冷藏保存,避免降解影响分析结果。
DNA提取
使用适配的DNA提取试剂盒或手工提取法对样品进行核酸纯化,确保提取得到的DNA具有高纯度和完整性。提取后的DNA需经过浓度测定和完整性评估,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流程。
PCR扩增
目标区域的扩增是关键步骤。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选择特异性引物,采用热启动PCR反应体系,同时在引物或dNTP中标记荧光探针,以便后续毛细管电泳检测。多重PCR技术可在一个反应体系中扩增多个靶点,提高效率。
三、上样与毛细管电泳分析
上样液配制
将PCR产物与Hi-Di Formamide和内参标准(如LIZ标记的分子量标准)混合,常用比例为1 μL PCR产物 + 9 μL Hi-Di Formamide + 0.5 μL 内参。混合后于95℃变性3分钟,迅速置于冰上降温,以防双链重组。
仪器准备
仪器开机后需进行自动校准,包括激光校准、电泳缓冲液检测、毛细管状态检测等。确保每条毛细管通畅、无气泡。缓冲液、电泳凝胶及聚合物需及时更换,防止系统堵塞或信号漂移。
样品加载
将96孔板或384孔板放置于自动进样托盘内,由软件自动识别样品位置和对应实验计划。仪器可通过电泳系统对多个样品进行并行检测,大大提高了通量。
四、常见分析方法
STR分型分析
STR(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是法医学和亲子鉴定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采用多个靶向STR位点的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赛默飞3500能够在一次运行中完成多个个体的基因分型分析,自动识别不同等位基因片段长度,形成电泳峰图。
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
在肿瘤学研究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MSI)用于检测特定基因的突变状态。通过分析特定MSI标记位点的片段大小差异来判断是否存在不稳定性,为肿瘤的分型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突变筛查与基因分型
采用扩增再电泳分析,可识别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或小片段插入/缺失变异。该方法在药物基因组学和疾病易感性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微生物鉴定
可用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基因的分型鉴定。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区域,再经毛细管电泳分析长度或序列差异,用于菌种鉴定或流行病学调查。
五、数据分析及解释
分析软件使用
通常配套使用GeneMapper、SeqScape等数据分析软件。软件可自动识别电泳图谱的峰型、荧光强度及峰位移等信息。通过比对内参标准校准片段长度,实现对未知样本的精确判读。
数据质量控制
包括峰高比控制、背景噪声过滤、同源引物峰识别、混合样本判断等。软件具备自动打分功能,对每个峰赋予置信度指标,便于后续判断。
结果输出
分析完成后可导出图谱、分型表格、统计图表等,支持多种格式输出,便于归档、报告撰写和系统整合。
六、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
引物设计
引物的特异性和匹配度直接影响PCR扩增效率与片段长度准确性。设计时应避免二聚体、发卡结构及交叉扩增现象。
PCR条件控制
包括退火温度、循环次数、扩增体系配比等。过度扩增会导致非特异性片段,影响后续分型分析。
仪器状态
定期清洗毛细管和更换聚合物溶液,防止堵塞和荧光漂移。激光系统需定期校准,确保数据稳定性。
实验室环境
温湿度、灰尘、静电等因素可能影响电泳系统稳定运行。实验环境应保持洁净、恒温,并防止振动。
七、质量控制与验证流程
正负对照
每次上机分析需设有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用于检验体系有效性与污染情况。
标准样品
定期使用标准DNA样品进行一致性测试,评估仪器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片段长度标准校正
通过标记内参标准可自动校正各毛细管间的系统误差,确保不同样品分析结果的可比性。
人员培训与流程审核
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整个分析流程及突发状况处理,提升实验合规性与准确率。
八、结语
赛默飞3500在样品分析方面展现出极强的专业性能与广泛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在法医学的STR分型、基因突变分析,还是微生物鉴定、肿瘤研究领域,其毛细管电泳平台均可实现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样本检测。在日常工作中,科学合理的样本准备、规范的操作流程、精准的数据分析及系统性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结果可靠性的核心。借助先进设备与标准化流程,实验室可显著提升分析效率,满足科研与临床多样化需求。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