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mo Scientific 3500 气体系统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气体供应与控制场景,具备多路气体输入、精确流量控制、气体切换以及安全保护等功能模块。该系统主要用于提供 CO₂、N₂、O₂ 等高纯度气体,为培养箱、分析仪、反应器等设备提供所需气氛。维护工作对于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延长设备寿命、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具有关键作用。系统维护需涉及管路清洁、防泄漏检查、流量校准、安全装置检测、传感器更换、软件版本升级等多个方面,要求系统化、周期化执行。
在维护前,必须进行充分准备:
断电与断气:关闭系统总电源与所有气源供给,切断主供气。
系统排气与泄压:缓慢释放系统内残余气体压力,防止设备损坏及气体缭绕。
佩戴专业防护装备:防化服、抗静电手套、护目镜、口罩,确保操作者安全。
准备维护工具:如内六角扳手、力矩扳手、清洗液、无纺布、气密检测喷雾、手动/电子压力计等。
记录工作内容与读数:通过维护日志追踪前后变化,利于趋势分析与异常预警。
检查固定支架、墙面挂板是否稳固,有无松动现象。
各软管与气体瓶连接部位需固定牢靠,避免热胀冷缩导致泄漏。
采用气密检测喷雾沿关节、接口区域喷涂,观察是否冒泡识别泄漏点
排查软管是否老化、硬化、龟裂,是否有压痕或打结;及时更换破损软管。
管道如安装保温层,确保无脱落或潮湿。
检查前置过滤器滤芯状态,是否堵塞或饱和;清理或更换。
水分分离器若出现液态积水应及时排放,保持最低水箱液位。
检查真空干燥剂是否变色或吸湿饱和,定期更换保持干燥性能。
各路流量计需记录当前读数与设定值比对,如偏差超过±2%,应进行校准。
打开/关闭电磁阀,检查是否快速响应,有无卡滞或异常声音,确认阀门状态灯是否同步。
检查泄压安全阀动作是否灵敏,将设置阈值测试与示值比对。
定期进行惰性气体(如氮气)吹扫,清除管路残留气体或颗粒杂质,避免交叉污染。
若系统允许,进行湿/干循环气体吹扫,提高清洁效果。
吹扫后可排放气体液滴,并记录出气清洁度指标。
连接软件界面,查看各路气体压力、流量、设定值与实际值差异。
检验压力传感器与流量传感器线性度与精度,必要时进行重新标定。
检查温度、湿度、CO₂等辅助传感器状态,确保读数准确。
确认控制器的固件或软件版本,查看厂商是否提供维护补丁或新版本功能。
校验以太网、RS‑485、USB 等接口是否通信正常,数据传输无错误。
若具备远程监控模块,应定期测试远程访问与报警推送机制。
以下为标准季度/半年/年度维护任务建议:
周期 | 项目 | 操作内容 |
---|---|---|
每季度 | 滤芯更换 | 替换 CO₂/N₂/O₂ 前置过滤器滤芯 |
每半年 | 校准检测 | 调校流量计、压力传感器 |
每半年 | 管路更换 | 软管、密封圈检测更换 |
每年 | 内部清洗 | 全系统吹扫、烘干、清洁 |
每年 | 电气检测 | 检查继电器、中断开关、接地状态 |
每年 | 备件更新 | 更换磨损组件如电磁阀弹簧、安全阀等 |
气体流量异常(高/低)
排除流量计堵塞或标定不准;
检查气源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
检查软管打结或分流器堵塞。
气密不良导致压力下降
使用气密检测喷雾确认泄漏;
更换老化密封圈与 O‑ring;
紧固接头并重新吹紧。
电磁阀响应慢或失灵
检测线圈通电与否;
清洁阀芯或更换电磁阀;
校验开关点与控制信号匹配。
压力/流量传感器失准
排查供电与接线;
返回厂家校准或更换传感器;
软件重新配置传感器参数。
控制器报警频发
检查传感器输出值,确认是否实为异常;
清除软件缓存并重启控制器;
更新固件或修复通讯故障。
为每次维护建立记录表,内容包括日期、操作者、检查项、发现问题与处理措施、后续建议。
对比历史维护记录预测潜在故障风险。
将维护报告与仪器总账管理系统绑定,便于审计与追踪。
建议保存至少三年记录,并设立电子/纸质双存备份。
可对流量计与传感器进行快速模块化替换;
使用二维码或 NFC 标签为系统部件备案,实现扫码触达维护详情;
若系统支持远程监控平台,可设置自检报警、提醒用户维护周期;
可计划性统一更换耗材,缩小停机维护窗口;
建立预防性维护机制,降低临时故障上线停机概率。
软管(耐压 10 bar,等级 EPDM/PTFE)
O‑ring(NBR/EPDM 耐气体专用)
电磁阀线圈与密封组件
前置滤芯与分离器
压力与流量传感器模块
控制器保险丝与继电器
维护周期建议配套购买 3–5 套备件,确保应急替换
建议实验室配备至少两位技术人员,接受系统集成与维护培训;
必须掌握排气泄压、软管连接、防静电、防泄漏等技能;
定期组织学习新功能与固件更新信息;
承接厂商培训、研讨会,提升内部维修能力。
Thermo Scientific 3500 气体系统是常规实验室气体供给与控制的重要设备,其维护包括日检、周月调校、半年大修与一年综合清洗。通过细致的检查、校准与更换,可以保证设备长期稳定、实验气氛精准。良好的维护记录与团队培训是保障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制定完善的周期维护策略与备件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突发故障风险,提升整体实验效率与数据可靠性。
杭州实了个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