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Multiskan FC是一款常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其他微孔板分析实验的酶标仪,具有较广泛的波长选择范围和多种分析模式。其主要功能为对96孔或384孔微孔板中样品进行光密度(OD)测定,常用于临床诊断、生物研究、药物筛选等领域。
主机:包括检测系统、光源系统、进样托盘、控制面板等。
软件控制系统:通过SkanIt软件与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光源:采用钨灯,支持340–850 nm的波长。
滤光片:可更换滤光片模块,常见波长有405、450、492、620 nm等。
微孔板载入托盘:用于放置标准的96孔微孔板。
通讯接口:常为USB连接,可与计算机实现数据交互。
开机预热
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电源开关,预热时间约5-10分钟,以保证光源稳定。
软件启动
打开连接的计算机,运行SkanIt软件。若仪器与软件连接成功,界面下方会显示设备状态为“已连接"。
滤光片确认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对应波长的滤光片。如需安装或更换滤光片,请按说明手册进行操作,并确保仪器断电状态下进行。
标准品与样本准备
按照试剂盒或实验方案准备好样品、标准品,并在96孔板中完成加样与反应。
在SkanIt软件中新建项目,并进行如下设置:
实验名称:可自定义命名以便管理。
板型选择:一般选择96孔平底板。
测量波长:根据实验设定一个或多个波长(如450 nm主测量波长,620 nm为参比波长)。
读数模式:单波长、多波长或双波长差值。
读数速度:快速、中速、慢速,根据精度要求选择。
打开托盘,将已完成反应的96孔板置于托盘上,确保孔板对准边角定位槽,孔A1在左上角。
关闭托盘或在软件中点击“关闭托盘"。
点击“开始"按钮,仪器开始读取微孔板数据。
测量过程中可在界面中实时观察光密度数据的采集情况。
测量完毕后,仪器自动退回托盘,提示测量完成。
软件自动生成原始数据表格,用户可设置标准曲线(如4参数、线性、Log等),并对样品浓度进行计算。
支持数据导出为Excel或PDF格式,方便保存和进一步分析。
可对孔板布局进行编辑,如定义标准孔、空白孔、未知样品孔等。
使用前必须检查滤光片是否对应实验波长。
样品加样应均匀,避免产生气泡。
微孔板放置需平整,防止测量误差。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托盘,以免干扰读数。
每次测量前建议运行“空白校正"功能,提高清晰度。
实验结束后应关闭软件与仪器,并切断电源。
光学窗口清洁:使用无尘布或镜头纸轻拭,禁止使用腐蚀性溶剂。
托盘清洁:托盘如有样品残留,应使用中性清洁剂擦拭,保持干燥。
滤光片保护:存放时需放置在专用盒中,避免灰尘污染。
定期校准: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校准,可联系专业服务人员进行。
问题 | 可能原因 | 处理方法 |
---|---|---|
仪器无法启动 | 电源连接不良、电源开关故障 | 检查电缆连接,尝试重启 |
无法识别波长 | 滤光片位置错误或损坏 | 检查并重新安装滤光片 |
读数异常波动大 | 光源老化、样品污染、有气泡 | 更换光源、检查样品 |
软件无法连接仪器 | USB连接故障、驱动未安装 | 重插USB、更换端口、重新安装驱动 |
显示板型错误 | 软件设置与孔板不符 | 重新设置板型信息 |
操作前应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卸仪器部件。
使用过程中避免触摸仪器内部部件,尤其是带电部分和光源系统。
若设备长期不使用,应断电保存并覆盖防尘罩。
赛默飞FC酶标仪在实验室中用途广泛,操作相对简便。熟悉仪器构造、掌握基本流程、规范操作习惯,有助于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重复性。结合SkanIt软件的图形界面,可以快速实现数据读取、曲线绘制与报告输出,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定期维护与故障排查,能够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保障实验连续性。